發新話題
打印

全息的宇宙

全息的宇宙

在一九八二年時,發生了一件驚人的事。由巴黎大學物理學家Alain Aspect所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也許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實驗。他們的發現可能會改變科學的面貌。

Aspect和他的小組發現,在特定的情況下,次原子粒子(例如電子)同時向相反的方向發射後,在運動時能夠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間的距離多麼遙遠,它們似乎總是知道對方的運動方式,在一方被影響而改變方向時,另一方會同時改變方向。這個現象的問題是,它違反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沒有任何通訊能夠超過光速!由於超過了光速就等於是能夠打破時間的界線,這個駭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學家試圖用複雜的方式解釋Aspect的發現。但是它也激發了一些更有革命性的解釋。例如,倫敦大學的物理學家David Bohm相信Aspect的發現是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其實宇宙只是一個幻象,一個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像攝影相片(Hologram)。

全像照相術(Holography)可以說是「雷射立體照相術」。全像照相是用雷射光射出後分為兩束,一束投射於被拍照的物體上,反射後再與另一束光互相干擾,然後將干擾波形儲存於全像軟片上。與傳統照相術不同的是,這張軟片看起來只是一大堆像水波的紋路,看不出一點被拍照物體之形像,可是當我們再用雷射光以正確的角度投射於軟片上時,就會顯現出該物體之立體影像。

要了解為什麼Bohm會做出如此驚人的假設,我們必須首先了解什麼是全像攝影相片。全像攝影相片是靠雷射做出的一種三度空間立體攝影相片。要製作一張全像攝影相片,物體首先必須用一道激光束照射,然後第二道激光束與第一道光束的反射產生繞射的圖案(兩道光束交集的地區),被記錄於底片上。

底片洗出後,看起來像是無意義的光圈與條紋組合。但是當底片被另一道激光束照射時,一個三度空間的立體影像就會出現在底片中(這不同於一般印刷式的所謂全像相片,只有狹窄的角度可見立體影像。真正的全像攝影相片是沒有角度限制,而且必須用雷射光才可見影像。)

全像攝影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兩半,然後用雷射光照射,會發現每一半都有整個玫瑰的影像!事實上,即使把這一半再分為兩半,然後再分下去,每一小塊底片中都會包含着一個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來影像。不像平常的相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著整體的資料。

全像相片的這種「整體包含於部份中」的性質給予我們一個全新的方式來了解宇宙的構造。如果我們試着把某種全像攝影式結構組成的事物分解開來,我們不會得到部份,而會得到較小的整體。

這項理論使Bohm建立了另一種用來了解Aspect發現的解釋。Bohm相信次原子粒子能夠彼此保持聯繫,而不管它們之間的距離多遠,不是因為它們之間來回發射著某種神秘的信號,而是因為它們的分離是一種幻象。他說在現實的某種較深的層次中,如此的粒子不是分離的個體,而是某種更基本相同來源的實際延伸。

為了使人們更容易想象出他的假設,Bohm提供了以下的描述:想象一個水族箱,裡面有一條魚。也想象你無法直接看到這個水族箱,你對它的了解是來自於兩臺電視攝影機,一臺位於水族箱的正前方,另一臺位於側面。當你看着兩臺電視監視器時,你可能會認為在兩個螢光幕上的魚是分離的個體。畢竟,由於攝影機是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影像也會稍有不同。但是當你繼續注視這兩條魚時,你會覺察到兩者之間有特定的關係。當一條魚轉身時,另一條也會做出稍微不同,但互相配合的轉身;當一條面對前方時,另一條會總是面對側方。如果你沒有覺察到整個情況,你可能會做出結論,認為這兩條魚一定是在互相心電感應,但是顯然這並非事實。

Bohm說這正是在Aspect實驗中次原子粒子的情況。次原子粒子之間的超光速連接現象其實是在告訴我們,現實有更深的層次是我們沒有覺察到的,一種超過我們空間的更複雜空間,就像那水族箱。而且,我們會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離的個體,是因為我們只看到它們部份的現實。如此的粒子不是分離的「部份」,而是一種更深沉與更基本的整體片段,這種整體片段具有全像攝影的結構,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玫瑰一樣無法分割。而且由於現實中的一切都是由這些幻象所組成,於是整個宇宙基本上是一個投影,一個全像式的幻象。

除了這種幻象的性質之外,如此的宇宙也包含著其它更為驚人的特性。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離是一種幻象,這表示在現實的更深層次,宇宙中的一切最終都是相互關連的。在人腦中的一個碳原子中的一個電子是連接到太陽表面的一個氫原子中的一個質子,而它們又連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魚、所有跳動的心臟,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都交互貫穿一切事物!雖然人類的本性是去分類處理宇宙中的種種現象,而一切的終極本質是一個沒有破綻的巨網!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