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秦始皇的出生之謎

秦始皇的出生之謎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對嬴政的出生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莊襄王生的,一種說是呂不韋生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

秦始皇的父親姓嬴名異,被稱作子異,就是公子異的意思。嬴異是秦國的第三十三代國王,莊襄王是他死後的諡號,司馬遷在這裡用的是追述的筆法,所以這樣稱呼他。這段記載說,秦始皇是莊襄王的兒子。莊襄王在趙國做人質的時候,在呂不韋家見到趙姬,一見鍾情娶以為妻,生下了嬴政。出生的時間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地是邯鄲。

這段紀事,簡潔明了,將秦始皇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明言他是子異和趙姬所生的兒子,並沒有對他的出生質疑。

《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子楚,是子異的字號。這段紀事說,呂不韋與絕色善舞的邯鄲美人趙姬同居,知道趙姬懷了孕。就在這個期間,子異到呂不韋家做客宴飲,見到趙姬而一見鍾情,起身敬酒,請求呂不韋將趙姬送與自己。呂不韋開始非常生氣,後來考慮到自己已經為子異的政治前途投入了全部財產,為了「釣奇」獲取投資的成功,他不得不順水推舟,將趙姬送與子異。趙姬隱瞞了自己已經懷孕的事情,嫁與子異,如期生下了兒子嬴政。於是,子異立趙姬為自己的夫人。

這段紀事,生動詳細,通過講述一段歷史故事,明言嬴政實際上是呂不韋的兒子。

同一《史記》,在不同的篇章當中,對於同一事情有不同的記載,這就是秦始皇出生之謎這樁歷史疑案的由來,宛如司馬遷為我們布下的迷魂陣。

那麼,這兩種不同的紀事,究竟哪一個對,哪一個錯?哪一個是歷史的真相,哪一個是人為的虛構呢?

二、 個人分析

(一) 從性格上秦始皇更像莊襄王的兒子,因為他繼承了莊襄王的雄才大略,而呂不韋更偏向於深謀遠慮。

1、嬴政父親為人及性格

秦莊襄王登基元年,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於人民。同年,秦莊襄王命蒙驁伐韓,韓國被迫割讓成皋、鞏等地。秦國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

秦莊襄王二年和三年,莊襄王連續命令蒙驁攻打趙國,秦莊襄王命蒙驁攻打趙國,奪取了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榆次(今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西南)、狼孟(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等三十七座城池。同年三月,蒙驁又攻取了魏國的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東北)和汲(今河南省衛輝市西南)。

秦莊襄王三年三月和四月,莊襄王還命令蒙驁攻取了魏國的高都和汲,王齕攻打上黨郡,設立太原郡。魏公子信陵君合縱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在黃河以南擊敗秦軍,蒙驁敗退。聯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軍閉關不出,此戰過後,信陵君名震天下。而秦莊襄王怒於此戰的失利,想要囚禁在秦國為質子的魏太子增,經人勸說後秦莊襄王才打消此念頭。

可以看出其父親很有雄才大略,只在位3年,奠定了一統六國的基礎。

2、呂不韋的一生

第一,立異人為嫡嗣,穩定了秦王室。異人的爺爺秦昭王是一個執政50多年的老國王,父親安國君是一個50多歲的老太子,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卻遲遲沒有確立嫡嗣,王室的此種狀況潛伏著極大的不安因素,一旦兒子們為爭奪王位發生爭鬥,將會導致秦國內亂,甚至使秦國形勢發生逆轉。呂不韋通過遊說秦國,打通關節,說動了華陽夫人並由她說服了安國君,確立異人為嫡嗣。呂不韋此舉雖然具有政治投機的目的,但立異人為嫡嗣穩定了秦王室,使秦王去世後王室沒有發生內亂,加之呂不韋以丞相職位輔佐異人,把握朝政,使秦國在秦昭王、安國君死後沒有停步,繼續發展,維持了對東方六國的高壓態勢,加快了統一六國的步伐。從這個角度看,呂不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是有貢獻的。

第二,對外戰爭講究計謀,避免硬仗、惡戰。一部戰國史,從始至終戰爭不絕,一場大戰傷亡的人數往往在數十萬以上。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國戰俘竟有40萬人被坑殺!此戰是古往今來最慘烈的戰爭之一。當時呂不韋正在邯鄲,親歷了戰爭給趙國造成的創傷。他在秦國執政後反對在戰爭中大規模屠殺。他提出了興「義兵」的思想,所謂義兵,就是「兵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於都國之郊,不虐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而歸之」。

應該說,呂不韋的戰爭觀是進步的,他在執政中儘量避免硬碰硬的戰爭,以減少損失。前247年,東方五國聯合抗秦,呂不韋設計將聯軍首領信陵君和魏王的關係搞壞,信陵君被撤職,聯軍遂告瓦解。

第三,組織門客編著《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執政期間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呂氏春秋》被列為雜家,其實,這個「雜」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兼收並蓄,博採眾家之長,用自己的主導思想將其貫穿。這部書以黃老思想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權下實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用這一思想治理國家對於緩和社會矛盾,使百姓獲得休養生息,恢復經濟發展非常有利。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嬴政提供了執政的借鑑。可惜,由於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嬴政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呂氏春秋》的價值逐漸為後人領悟,成為了解戰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說起呂不韋的過,莫過於他在處理和趙姬的關係上不乾淨利落,一刀兩斷,以致一錯再錯,釀成大禍。本來,當年他把趙姬送給了異人,異人稱王,趙姬為王后,身為丞相的呂不韋就應徹底了結與趙姬的情緣,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哪知他對趙姬還一往情深,趙姬對他亦戀戀不捨。尤其異人死後,趙姬守寡,兩人更如乾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日,肆無忌憚!這讓日漸懂事的嬴政怎麼看?這讓朝廷官員、民間百姓怎麼看?精明的呂不韋後來也發現自己已經引火燒身,「恐覺禍及己」,主動停止了和太后的往來,但是他又推薦大陰人嫪毐,結果引狼入室,一錯再錯,終於落得滅頂之災。

縱觀呂不韋的一生,他沒有在治國的大政方針上出現失誤,是從政的高手;卻在情感的小圈子裡喪失理性,迷失方向,導致身敗名裂,令人深思

(二)史記被後世改動過,些亂秦始皇的身世有利於維護當權階級的統治。

我們大家都知道,《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而且被後人推崇至高,尤以魯迅為甚,喻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見史學和文學價值何其高。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並非司馬遷一人所著,有後人補充,而真實的《史記》確為司馬遷一人所著。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情形呢?主要原因要從他和漢武帝的恩怨說起。司馬遷當年繼父位在朝廷任史官,由於他治學嚴謹,追求史料真實,把漢武帝和他父親的一些錯事也寫進了歷史(漢武帝當年信巫),漢武帝閱讀後「大怒,削而投之」(見《三國志》),意思是漢武帝把司馬遷寫的關於他和父親的錯事削掉了(當年書寫在竹簡上),投進火爐燒掉了。從此,司馬遷被他另眼相待,而司馬遷到現在還不知道已大禍臨頭。

後來,因名將李陵被俘,漢武帝大怒,要眾臣評價,各位大臣自然順著皇帝的意思大罵李陵一頓,漢武帝轉身問身旁的史官司馬遷如何評價,正值的他卻替李陵辯護,漢武帝心情本來就不好,而你競還唱我的反調,尤其一想起你寫我的壞事,更是怒向膽邊生,惡從心頭起,叫武士把司馬遷押進死牢。

而漢武帝為什麼又沒有殺司馬遷呢?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文人相輕,漢武帝雖然戎馬天下,但也經常能賦詩,而司馬遷在當時也是文滿天下,漢武帝不願別人理解他因嫉妒司馬遷的文采而殺他;

二是當年死刑不死有兩個條件,

1、贖罪,需大量黃金錢財,可是他沒有錢財;

2、接受宮刑可以免去死罪。司馬遷由於為官清廉,自然無錢,只有接受宮刑。而司馬遷並非戀生之人,他選擇宮刑求生主要是他有一個偉大的理想,完成《史記》,所以他屈辱求生。所以他在獄中及後半生都在寫《史記》,終於在有生之年完成了這部偉大的著作,讓我們後人知道了中國的歷史從黃帝開始。

但是,司馬遷《史記》中的《孝武本紀第十二》,除過開頭「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一段外,其餘全是抄自《封禪書》,這就說明,司馬遷當年所寫的是《今上本紀》,確實被劉徹「削而投之」了。另外,此章題目也不可能是《孝武本紀第十二》,因為司馬遷給劉徹寫紀時,皇上健在,而所謂「孝武皇帝」是死後所封的廟號,司馬遷給活著的皇帝寫紀,怎麼能知道他死後的廟號叫孝武?所以,應是後人所添。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非司馬遷一人所寫的原因。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秦始皇不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