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降清兼倡薙髮易服遭民族唾棄 落難送命朝廷沒旌表撫恤

降清兼倡薙髮易服遭民族唾棄 落難送命朝廷沒旌表撫恤

被指為「頭號漢奸」,早已臭名昭著。
「漢奸」是負面意義的語彙,泛指出卖中國國家民族利益的人。歷史上被冠為「漢奸」的人物有很多,包括明清易代之際的孫之獬。他被指為了榮華富貴,不惜賣國求榮、為虎作倀,臭名昭著。因為他向清廷獻上一政策,令大量同胞因忘橫遭殺戮。
孫之獬為山東省淄川縣人,於明代熹宗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中進士,權閹魏忠賢勢力正盛,孫之獬諂附閹黨,故得出任翰林院檢討、順天府鄉試正考官。任職期間以誣陷良善,濫用職權,深為士林所不齒。據《明史》載,閹黨重要成員崔呈秀之子崔鐸,才不能文,卻通過孫之獬的關係得以中舉。熹宗駕崩後崇禎帝位,魏忠賢很快遭到參劾,畏罪自殺。作為「閹黨」成員的孫之獬,也被革職還鄉,永不敘用。

崇禎帝畫像

孫之獬還鄉閒居近二十年,平日教授子孫族人讀書,城中有公共事務,如修建石城、復行一條鞭法等,孫之獬亦以鄉紳身份出面倡議。崇禎末年,民軍四起,襲擾城池。孫之獬率眾守城,淄城免受破壞。
當時由於南方還存在強大抵抗勢力,很有必要主動籠絡明朝遺臣來穩定局面。據《南明史》載,多爾袞曾發布命令,凡是入關後投降的明朝官員,可以穿著原有衣冠,不需剃髮:「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對於這項決定,滿漢大臣均未有異議,直到孫之獬上了一封奏摺才改變。


《清實錄》載,孫之獬在滿清入關後,便和家人奴僕一起剃頭留辮、換上滿裝,到北京求官。此時,執政攝政王多爾袞出於籠絡人才之需,任命他為禮部侍郎。清初筆記《研堂見聞雜記》稱,孫之獬為攀結滿洲權貴,主動穿戴滿族服飾,並在上朝時靠向滿人班列。但結果滿洲權貴不受落,卻也回不到漢族大臣的班列。孫之獬進退失據,實在狼狽至極。

影視中強行執行薙髮易服政策

孫之獬當時羞憤非常,上疏請求全國頒布「剃髮令」,聲言「陛下平定中國,萬里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言辭激烈。所有的漢人無論身份、地位如何,都必須仿效滿人剃髮留辮。
由於此時清軍攻陷南京、蘇州、杭州等地,多爾袞認為大局已定,於是採納孫之獬的建議,要求漢人薙髮易服作效忠標誌。在順治元年(1644年)年底頒布剃髮命令規定,遲疑或不從者皆按謀逆罪論處。次年又頒布「易服令」,要求全國官民穿戴滿族衣冠。

晚清剃髮影像

在滿清入關前的兩千多年,漢族習俗一直「衣冠束髮」,有民族意義。滿清實行「剃髮令」,漢人都不情願,甚至強烈反抗。據保守估計,直接或間接因抗令而遇害的漢人多達數百萬,當中最慘烈的事件,莫過於「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孫之獬剃髮建言有功,很快便被晉升為兵部尚書,奉命到江西招撫抵抗軍,但因為他的聲名狼藉,招撫行動反而激發更多民變。清廷最終以「久任無功,市恩沽譽」的罪名,將他革職還鄉山東。
順治三年(1647年),以謝遷為首的抗清農民武裝攻破山東淄川,他和全家共7人一起被殺。孫之獬更被折磨、肢解而死。然而,清廷最終因其已經削籍,沒有下達任何旌表與撫恤。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