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飛錘行刺秦王誤中副車 事敗後張良隱姓埋名逃避追捕

飛錘行刺秦王誤中副車 事敗後張良隱姓埋名逃避追捕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事實上,張良,在未投靠劉邦前,也曾派人行刺秦始王,但同樣未能成功,只能誤中副車。

張良,字子房,是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張良出身於韓國顯赫,祖父和父親均是戰國時韓國宰相。秦滅六國後,張良亦家破人亡,於是一心要為報仇,行刺秦王。

據《史記》所載,張良為了尋找刺客,親自前往東方拜訪滄海君。滄海君手下有許多奇人異士,並揀選了一位大力士給張良,又為大力士做了一個重達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

經過日夜操練後,大力士便用鐵錘已運用得非常嫻熟。於是張良和大力士便潛回秦國,靜待復仇的機會。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巡遊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於是,張良便命大力士埋伏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

按照君臣規定,天子六駕,亦即秦始皇所乘的馬車,一共由六匹馬所拉,其餘大臣所坐的,則只有四匹。不過,原來秦始皇為了隱藏身份,將所有馬車改為四駕,令人分不清哪一輛是其座駕。

張良看到,無奈之下,便揀選了車隊中最豪華的馬車,便叫大力士用大鐵錘向該車擊去。最終誤擊了一架馬車,但當中只是皇帝侍從所乘坐,秦始皇則安然無恙。暗殺失敗後,秦始皇大怒,更在全國搜索張良的行踪,最後張良要改名換姓,逃至下邳藏匿。這個故事,日後便成為了成語「誤中副車」,多用來形容做一件事,未能達到真正目標,並造成一些無妄之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