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19 魯迅高票當選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19 魯迅高票當選

國史教育中心期望,香港年輕一代立體一點看歷史,愛自己的國家及民族。
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逾1.2萬名來自超過100所學校的中小學生,票選出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著名作家魯迅為今年的「年度中國歷史人物」。
選舉由國史教育中心舉辦,趁五四運動100周年,推舉出包括魯迅在內的五位歷史人物—提倡文學革命的胡適、五四運動時極力保護被捕學生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新文化運動發起人陳獨秀以及為民國外交作出重大貢獻的顧維鈞,供學生投選。結果魯迅以12000多票當選,其他也具有份量的歷史人物,分別取得4400多票、3600多票、2900多票以及近1600票。
主禮嘉賓、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致辭時提到,蔡元培保護被捕學生的言論,近期雖再度廣為流傳,但她指蔡元培在五四運動後,亦感慨學生們被勝利所陶醉,大學便難復秩序。楊何蓓茵又以蔡元培名言,「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呼籲教師努力為培養學生有正確品德。
至於國史教育中心校長何漢權就認為,蔡元培的貢獻在於開拓北京大學多元及包容的精神:「開風氣之先」,同時亦愛護學生。在「火燒趙家樓」後,多名學生被捕,蔡元培聯同各院校校長出面營救也可體現。當時輿論幾乎一面倒認定為是「愛國行動」,蔡元培除了要求「不應歸咎學生」之外,亦責備鼓吹激進的人,五四運動也不應該以這種極端姿態蔓延。


北大校長蔡元培

至於國史教育中心顧問委員、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周佳榮博士表示,推選出來的五位「五四運動」歷史人物,影響著當年的教育(蔡元培)、思想(陳獨秀)、文學(魯迅)、外交(顧維鈞)及白話文推廣(胡適),認為魯迅得票最多的原因,是因為香港學生也因為讀過他的作品而對他有較多的認知:「雖然他對中國文化有所批判,但他是一個相當維護中國文化及舊學修養的人,同時他也批評中國國民的道德修養『恨鐵不成鋼』。」


魯迅與許廣平及兒子周海嬰

國史教育中心期望,活動可讓同學透過對歷史人物有個全面的認知,了解他們對國家及社會文化的貢獻,從而提升學習國家歷史的興趣,亦希望年輕一代,能夠理解歷史人物對民族的嚮往。何漢權期望香港年輕人立體一點看國家民族歷史或事情,愛自己的國家及民族:「情濃、理強,守著歷史。愛自己的國家及民族。」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