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佛教宗派

佛教宗派

任何一種思想或組織,發展到了一定程度,都會不可避免地分化出各種各樣的派別。隨著兩千多年的傳播與發展,由於後人對佛法理解上、闡釋上的不同,以及佛教本身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在教理、教義、教規上作出的主動或被動的調整,佛教思想也不斷發展分化,信奉不同思想的佛教徒也自然地逐漸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派別。

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部派佛教(又稱南傳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這三個大的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從佛陀創立佛教開始,到佛滅度後一百年這段時間,佛教思想和組織基本保持佛陀在世時的原始面貌,故稱原始佛教。


上座部與大眾部
佛滅度後一百年,因對待戒律的態度不同,佛教分裂成嚴格持戒的上座部與主張戒律可以變通的大眾部。這是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又稱根本分裂。根本分裂之後的幾百年,上座部與大眾部又各自分裂形成二十(一說十八)個更小的派別,被稱為枝末分裂。
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


小乘與大乘
大乘佛教大約是公元1世紀左右從大眾部發展出來的,其教理有較大的發展。大乘佛教認為自己的教法是廣度眾生的大舟,而以往的其他所有佛教宗派只能滿足於自我解脫,因此稱自己這一派為「大乘」,而所有上座部與大眾部教派都被他們稱為「小乘」。「小乘」在這里有輕視貶低之意,上座部與大眾部本身也不接受這樣的稱呼,因此在佛教界一般稱之為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也向北傳播到了漢地,成為「漢傳佛教」的主要組成部份。北傳佛教的大眾部、大乘佛教和密教一部份經中亞(古西域)傳播到漢地,共同組成「漢傳佛教」。 另外密教經尼泊爾傳到西藏,與當地的苯教相互影響,發展稱為「藏傳佛教」。

顯教與密教
大乘佛教發展到後期,吸收了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的一些理論和方法,發展出密乘,也稱金剛乘。這一派認為其他教法都是都是如來的「方便」說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來所宣的「真實密意」,不可輕易示人,需秘密傳授,因此稱本派為「密教」,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顯教」。

難行道與易行道
漢傳佛教中的淨土宗認為,在所有的修行法門里,淨土法門可以籍有阿彌陀佛的宏大願力,臨終時蒙彌陀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在那裡繼續修行直到成佛,是最簡單,最順利,最穩妥的方法,因此稱本宗為易行道,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難行道。當然這是淨土宗的一家之言,另外淨土宗也認為自己只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派別。


南傳與北傳
南傳佛教:上座部後來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等地,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

北傳佛教:大眾部、大乘佛教和密教後來主要向北方傳播,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

漢傳與藏傳
北傳佛教的大眾部、大乘佛教和密教一部份經中亞(古西域)傳播到漢地,共同組成「漢傳佛教」。 另外密教經尼泊爾傳到西藏,與當地的苯教相互影響,發展稱為「藏傳佛教」。

名稱與區別
有些時候,「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混用,不加區分。 「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也常常被等同混用。 「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 雖然實際上他們之間是有區別的,不完全是一回事。


印度佛教宗派


部派佛教的宗派
第一次分裂(根本分裂)
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大約發生於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一百多年的印度。當時的比丘們就是否應該嚴格遵守佛陀制定的戒律發生了激烈的辯論,一派認為應當無條件嚴守戒律,另一派認為在一些無關大局的細節上,可以權衡變通。經過辯論,雙方在十件事上不能達成妥協(即「十事非法」),比如出家人是否可以接受金錢的佈施,是否可以存貯化緣得來的食鹽,是否可以飲用未經攪拌去脂的牛乳等。 由此,佛教僧團分裂成主張嚴格持戒的上座部和主張可以變通的大眾部。這是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又稱為「根本分裂」。

枝末分裂
在第一次分裂後,又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上座部與大眾部內部又進一步分出了更多的派別。


大眾部分成九部:
大眾根本部:
一說部:此部主張「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
說出世部:此部主張世間法從顛倒而生煩惱,由煩惱生業,由業生果報,果報是苦;出世間法是由道而生,修道所生的道果,便是涅盤。
雞胤部:此部以經律二藏為方便教,以論藏(阿 達磨)為真實教。不要求嚴格持戒,只求能斷煩惱。
多聞部:有人認為此部思想可能參考了《奧義書》的哲學形態。
說假部:此部以為現實世界之一面是「假」的,另一面是「真」的,可能是大乘唯識理論的雛形。
制多山部
西山住部
住部

最後三部是因大天五事而分出的派別。
上座部分為十一部:

雪山部
說一切有部
犢子部
法上部
賢胄部
正量部
密林山部
化地部
法藏部
飲光部
經量部


印度大乘佛教的宗派
大乘佛教思想大約在公元1-2世紀從部派佛教發展出來的。針對部派佛教發展到後期過於理論化和教條化,大乘佛教提出了「探求佛陀的本懷,放棄枝末問題」的原則。有大乘佛教人士認為「部派佛教是保守的分析的學問佛教,大乘佛教是開放的、原則的生活佛教」。但是部派佛教信徒的對大乘的觀點則持有異議。他們提出了大乘非佛說。


中觀派
又稱為空宗,在公元2-3世紀由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創立。這一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依存的關係(因緣、緣會),是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該派還提出了真諦和俗諦,八不中觀等理論。
中觀派的經典《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在5世紀經傳入中國後,在中國漢族地區形成了三論宗。另外漢傳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都受到中觀思想的很大影響。龍樹被稱為「八宗初祖」。

唯識派
又稱為瑜伽行派或有宗,由無著和世親創立。 該派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人們精神的總體——識所變現出來的,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一共擁有八識——「眼識、耳識、知識、鼻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能攝持和保存一切「種子」,也就是因果輪迴的主體。該派還提出了「五位百法」的理論體系。唯識思想在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到了唐朝,玄奘自印度回國譯出《成唯識論》後,漢傳佛教依此建立了唯識學派——法相宗(唯識宗)。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