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蝗蟲群攻官府啃畫像人頭 史載異象有啟示

蝗蟲群攻官府啃畫像人頭 史載異象有啟示

各種異象在正史中均佔據獨特地位。
蝗災歷史常見,而史上最詭異的一次,必要數到唐朝末年的淮南揚州蝗災,很不尋常,在《舊唐書》及《新唐書》都有記載。
據《新唐書》記錄唐僖宗光啟二年(公元886年),蝗蟲侵入揚州大都督府署:「淮南蝗,自西來,行而不飛,浮水緣城入揚州府署,竹樹幢節,一夕如翦,幡幟畫像,皆嚙去其首,撲不能止。旬日,自相食盡。」《舊唐書》記載大致一樣。

莫高窟中描繪安史之亂後唐軍的壁畫

當時揚州大都督府是唐末風光一時的大將高駢的府署。史書記載著這群蝗蟲衝到去,行動詭異得它們以走代飛,沿著城牆爬入揚州府,除了快速啃光樹木,更盡往旗幟上、畫像上撲去,最終旗幟、畫上頭像全吃清光。然後蝗蟲互食,十天食後死盡。
這樣匪夷所思的記載,與中華文化「天人感應」應有關係。據《舊唐書》載,發生蝗災前一年,高駢府第中一道隋煬帝時造的「中書門」無故自壞,也許應是警號。次年蝗蟲就來啃頭像。從歷史記載來看,這是高駢從功臣變叛臣的變奏。

唐代軍隊壁畫

高駢曾是晚唐名將,出生禁衛軍世家。他年輕時是右神策軍都虞候,功夫了得,曾射下並飛雙雕。早年他建立許多奇功,如戍守邊疆時制止党項羌族叛亂,又一戰打敗蠻兵收復安南,攻克雲南蠻族,治績也好受歌頌。
高駢的軍功和治績,受唐懿宗讚賞,到了唐僖宗仍受朝廷倚重。當時王仙芝、黃巢之亂起,高駢均打敗他們。僖宗讚賞高駢,賦予他諸道行營都統的大軍權和鹽鐵轉運使的經濟大權,升為楊州大都督府長史,節度淮南。後來進位同平章事,即同宰相。
高駢到了淮南,建造堅固揚州城壘,招募軍旅得銳士七萬,威振一時,傳檄號召天下之兵共討亂賊,皇上倚以為重。可惜他得到了富貴後卻起異心,揚州府就是高駢從功臣變為叛臣的轉捩點。

《懿德太子墓壁畫》中的唐代軍人

早年,黃巢亂賊要強渡長江時,朝中議政時,高駢起了歪念,曾想趁國家瀕危之際不出兵,縱賊逼京,驚駭朝廷,作為自己求富貴的本錢。後來雖被點醒,但他對付黃巢時卻想獨攬功勞而中了黃巢之計。當時巢兵中染疫非常多,失去戰力,黃巢使詐向高駢乞求歸命朝廷。高駢回奏朝廷「賊已破,不須大兵」,讓數萬赴淮南義兵班師而回,錯失收伏亂賊之機。黃巢知道大軍離開,馬上乘勝渡長江發動進攻。
黃巢賊兵朝兩京進攻時,朝中派使節頻催高駢討伐,高駢不發,眼看兩京被攻陷。光啟元年(公元885年),僖宗避難四川,還是對高駢寄予厚望,給予厚恩,屢屢下詔催他出師。高駢在揚州起了異心,想兼併兩浙,陰圖三分天下。《新唐書》論高駢:「都統三年,無尺寸功,幸國顛沛,大練兵,陰圖割據」。
僖宗看透高駢無赴國難之意,亂事嚴重,就以增爵方式,收回他都統的兵權和鹽鐵轉運使之職,並改令王鐸代為統都,領軍出討。高駢既失兵柄又落利權,失勢後威望頓盡,開口大罵。他屢次上奏章,用詞不遜,污辱要挾皇上,冀望恢復過去大權。

唐僖宗畫像

次年春,朝廷收復京城。高駢悔恨萬狀,這時遭部下多人背叛,又受牙將呂用裝神弄鬼,沉迷假神仙道術,建造迎仙樓,政事不管,全交給呂用。呂用得了權,淫刑重賦,揚州不治。
《舊唐書》載,光啟二年九月,揚州地方下「魚雨」,府署落下隕星,遍地火光。十一月連連雨雪,陰晦天氣持續到次年二月。農作物連連歉收,食物價格高漲,餓死多人,屍骸暴路隨處可見。就在此時,文章早前說的蝗蟲大軍攻入高駢揚州府。再到次年,畢師鐸攻陷揚州,高駢被叛將囚禁,後來被黃巢舊黨降將秦彥派人砍下了頭。
所以,史書寫的那群蝗蟲大軍所為,是給末路叛臣的預言:高駢之類亂世的變節叛將,都不得好下場,和蝗蟲自相殘食死盡沒有分別。漢代大學問家劉向認為,蝗災對應貪婪、暴虐的人事而來。蝗蟲帶來的天人感應之徵兆,迫在眉睫,高駢絲毫不悟,封死自己的活路。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