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古代如廁不用廁紙用甚麼?

古代如廁不用廁紙用甚麼?

在沒有廁紙的古代,是用這種物品。
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很方便,很難想像古人究竟如何生活。早前除了為大家介紹古代馬桶、古代牙刷等等,更有讀者想了解,古人去完大便後,沒有現代的廁紙,究竟如何清潔,會擦屁股嗎?用甚麼擦?
翻查史料,最早可靠「擦屁股」的記載始於魏晉三國時期,當時,名為「廁籌」的物品隨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唐代僧人道世《法苑珠林》載,三國時期的吳國,於御花園挖出一尊金身佛像,輕蔑成習的末帝孫皓,就命人將之放在廁所,替他捧廁籌:「吳時於建鄴後園平地,獲金像一軀......孫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於廁處令執屏籌。」


廁籌的樣子

「廁籌」中的「籌」,是木或竹削成的小片,每用一次後以水沖洗,以備下次再用。而貴族之家,甚至將廁籌打磨拋光,令木竹片光滑溫潤,再以錦襄盛籌,以備取用。所以當時的人,有習慣以專門竹片來削走如廁後屁股上的餘穢。


古裝電視劇有劇情提到古人使用廁籌

至於數到使用紙張來擦屁股,英國近代漢學家李約瑟等人認為中國人最先使用,最遲在唐代已經有。唐末大食人蘇萊曼在《印度中國遊記》中記載了他在公元851年,到中國一帶經商的情況,指出:「中國人出恭後不用水來清洗,僅用紙擦抹一下了事」。但紙張價格昂貴,當然不會用來擦屁股,所以竹木廁籌仍普遍。《資治通鑒》載: 「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 下至廁籌。 」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載造紙術流程

由於古代紙張相當珍貴,所以一般文人和僧侶都反對以紙張來擦屁股,主張用較環保而又不浪貴紙資源的「廁籌」。北齊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曰:「故紙有《五經》詞義,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也。」唐代《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終南山沙門道宣述中說:「用廁籌...不得用文字故紙。」就連寫過字的紙也不能用來擦屁股,可見中國敬惜字紙的文化。
文人僧侶反對用紙,而普羅百姓更了解紙張是奢侈品,更加不會甚至沒機會作穢用。不過,達官貴人宮廷皇室等,就可能有不同說法。《元史》載:「侍昭睿順聖皇后,不離左右,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面擦, 令柔軟以進。」指元世祖忽必烈之子,裕宗真金妻子非常孝順婆婆,她要在婆婆擦屁股之前,先用自己的臉,來試紙的柔軟度, 稱之為賢德媳婦。


《元史》局部

到了明清,以草紙擦屁股已成為當時達官貴人的習慣,成書於清代的中國經典小說《紅樓夢》有一段講劉姥姥肚屙:「腹內一陣亂響,忙的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就解衣。」
但要留意的是,當時用寫字的紙張擦屁股,明清時期官方是明文禁止的,據了解,《惜字律》、《惜字新編》、《惜字征驗錄》、《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過律》等等,都是相關一系列法律。違者不但會被官府懲罰,甚至會遭「天譴」。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