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

表面上「維護」中國領土完整......
甲午戰爭中,清朝慘敗於日本,北洋艦隊損失殆盡,還根據《馬關條約》,需賠償對方白銀2.5億兩,並割讓台灣及遼東半島。然而,就在條約簽訂不久,俄德法三國卻聯合「發難」,逼迫日本將遼東歸還給中國,史稱「三國干涉還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1891年,沙皇修建「中東鐵路」,就是為了實施沙皇「黃俄羅斯計劃」

在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of Russia)登基之初,制定一個野心勃勃的侵華計劃「黃俄羅斯計劃」從新疆中俄邊境的喬戈里峰起,到遠東海港海參崴止,中間連一條直線,將線北的外蒙、東北、新疆絕大部分及內蒙部分地區侵佔,變成沙俄領土。「黃俄羅斯計劃」的核心,是通過文化滲透、經濟掠奪和軍事佔領,將東北地區變為沙俄的殖民地。為求達到目的,沙俄容不得其他列強染指東北。


尼古拉二世


日本在甲午戰爭後,依據《馬關條約》取得遼東半島,自然不能被沙俄接受。當時,沙俄向列強發出照會,以「維護中國領土完整」的旗號,要求採取一致行動,強迫日本歸還遼東。法國因為跟沙俄是盟友,所以第一時間表示支持;德國作為新興殖民帝國,為換取沙俄支持其在東亞擴張,隨即也支持;至於英、美則置身事外。於是,俄德法結成聯盟,就歸還遼東一事,向日本發難。


日本人繪製《馬關條約》簽字時的情景



《馬關條約》於1895年4月17日正式簽訂,僅僅過了6天,俄德法三國便向日本發出照會,要求「今日本國割佔遼東,既有危害中國之首都之虞,也讓朝鮮國之獨立有名無實,有礙維持遠東之和平,故今勸諭貴國確認放棄佔領遼東半島。」與此同時,三國還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日本必須在15天內答覆。三國甚至派出海軍艦隊前往東北施壓。
4月23日下午,就在日本接到三國照會當天,明治天皇召集首相伊藤博文、陸軍大臣山縣有朋、海軍大臣西鄉從道等人,在廣島舉行御前會議,會議期間,就拒絕俄德法「要挾」、將「還遼」一事交付國際會議討論、將遼東歸還中國,三項方案上遲遲達不成共識,令天皇大為光火。


明治天皇



伊藤博文於是,與外相陸奧宗光、大藏大臣松方正義等人商談,最終達成共識,即對三國可以讓步,但對中國則寸步不讓。他們所以決定向三國妥協,無非是考慮到日本剛打完一場大戰,國力損耗,已承受不起跟三大國作對的代價。
同年5月4日,日本內閣及大本營重臣在京都開會,最終決定向三國提交回覆如下:「日本帝國政府根據俄、德、法三國政府之友誼的忠告,決定放棄遼東半島之永久佔領。」根據會議的決定,明治天皇頒布詔書,宣稱接受三國「忠告」,將遼東歸還中國。但與此同時,日本內閣還通過決議,要求清廷支付庫平銀1億兩作「贖遼費」,待款項交清三個月內,日軍將全部撤出。


遼東半島上的日軍



依據《馬關條約》,中國需要賠償日本2.5億兩白銀,巨額款項已讓清廷無法承受,哪裡還能再拿出1億兩?所以經多輪磋商,日本最終同意將「贖遼費」減至3000萬兩。就這樣,在1895年11月8日,清朝與日本正式簽訂《遼南條約》,最終收回了遼東半島。
沙俄「幫助」中國收回遼東半島後,緊接便利用李鴻章在1896年訪俄的機會,迫使他代表清廷簽署《中俄密約》,由此獲得在東北駐軍、修建鐵路、內河航運、修建教堂等權利。不久,沙俄又強行租借旅順、大連,使得整個東北淪為俄國的勢力範圍。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沙俄更是以武力侵佔東北。


英國報刊畫家筆下李鴻章到達聖彼得堡時的情景



另一方面,經過「三國干涉還遼」之事,日本將沙俄視作死敵,為了洗刷奇恥大辱,努力發展軍事工業,最終在1904年等待了復仇時機。日本與沙俄為爭奪中國東北和朝半島的控制權兵戎相見,最終以沙俄慘敗、日本慘勝告終。1905年,在美國總統老羅斯福的調停下,日俄代表在美國簽署《朴茨茅斯條約》,宣布結束戰爭。按照條約規定,沙俄將東北及朝半島的所有權益轉讓給日本,後者由此獲得夢寐已久的戰利品。隨著沙俄勢力退出東北,野心勃勃的「黃俄羅斯計劃」就此徹底破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