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游记》秘闻:如来是孙悟空师傅!

《西游记》秘闻:如来是孙悟空师傅!

我想凡是看過《西游記》的人應該都會喜歡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同時也一定羨慕孫悟空的那身非凡本領(打筋斗雲、七十二般變化等)和他的金剛不壞之身。大家應該知道孫悟空的這身本領都是來自於他的第一位師傅——菩提祖師。而菩提祖師何許人也,我們只在《西游記》前兩回中有所了解,他隱居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並且鮮為人(神仙)知,他不僅道法高深,而且法力無邊,他在短短的三年內不僅教會了孫悟空長生不老之術,而且傳授給他七十二般變化和打筋斗雲的本領,這些都成了日後孫悟空自封“齊天大聖”及叫陣天庭的資本。可見,菩提祖師的實力較之天庭諸神,幾乎是無人可及。

但是這樣厲害的人物,難道如來佛祖或者地藏菩薩的谛聽(神獸)難道就完全不知道他的來歷嗎?我想應該不會。可是按照書中所寫後二者確實不知道他就是孫悟空的師傅,這就引發了我的一個思考:菩提祖師的實力要麼就是和如來不相上下,要麼菩提祖師就是如來。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菩提祖師和如來佛祖的有沒有什麼聯系,首先他們都是在西牛賀洲。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的靈台方寸山, “靈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而如來佛的大雷音寺也就在靈山。還有人說菩提祖師所居的斜月三星洞之“斜月三星”意為“天空”,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正好應了“天竺靈山”,我覺得這點相似性有些牽強所以我就不作討論。其次,菩提作為佛教的象征卻是不容置疑的事實,而且佛祖釋迦牟尼座下有一位叫做須菩提的大弟子,在佛教中的地位僅次於釋迦牟尼,《金剛經》的主要內容也就是他和釋迦牟尼的對話,但是西游記中並沒有關於他的任何記載。

那麼在這裡我就先作一個假設:菩提祖師就是如來佛(而菩提祖師不讓孫悟空提及自己是他師傅的根本原因也是這個)。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我們來搞清楚孫悟空的年齡和金禅子(唐僧)被貶等問題。

孫悟空的年齡:

在西游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的描寫中,其中有這麼一段:“……另有個簿子,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由此可以肯定,孫悟空銷毀生死簿中關於自己和眾猴子猴孫記錄時的年齡為342歲。

在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中,孫悟空受招安做了弼馬溫,由於嫌棄官職太小,反下天。下界後,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問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數年,想必得意榮歸也?”(按照書上所寫天上一天等於人間一年)。由此可見,孫悟空做弼馬溫的時間人間已經經歷了10多年。
    在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中,孫悟空做了齊天大聖,偷食仙桃、攪亂蟠桃會、回到花果山後,“四健將打掃安歇叩頭禮拜畢。俱道:‘大聖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有此可見,孫悟空在天上110多天人間已經過了110年左右。在這110多天的時間中,他已經在天上結交了一大批朋友,以至於後來這些朋友後來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估計礙於情面,都沒有使出全身本事來對付孫悟空,否則,只要每個神仙都放出自己的座騎就夠孫悟空受的了。
    在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孫悟空被二郎神擒拿後,送到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鍛煉了七七四十九日,再加上斬妖台上劍斬刀砍、火煨雷劈等耗費的時間,也將近有50年吧。

及至後來孫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壓了五百余年,所以我最後推算孫悟空的年齡最少也是1012歲。(不考慮時差等因素,否則孫悟空去天上求救時路上的耗時和停留時間,按照書上所寫折合成人間的時間豈不是3、4天了,到那時唐僧恐怕只剩下一堆白骨或早與妖精洞房花燭了)

至於金禅子,他是如來佛的二徒弟,被貶後經過了十世修行,轉世為唐僧(小說中寫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由此可知金禅子歷經了十次投胎轉世)。一般行善修行的人(尤其是佛子下凡),我想一般活得時間都很長,所以我們就按照每次平均活100年來算,共計1000多年,而孫悟空自出世到被唐僧從五行山下救起正好也是這個時間。

接下來我就來詳細的分析為什麼說如來佛就是菩提祖師的理由:

1、從上面分析孫悟空的年齡我們可以知道,金禅子自被貶的時候起,如來便安排了孫悟空的出世。唐僧既然是金禅子轉世,那麼仍舊應該是如來佛的二徒弟,而孫悟空如果既是唐僧的徒弟又是如來的徒弟,那麼師徒關系必然混亂。所以如來化身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本領,意在使孫悟空經歷一番磨難後來保護唐僧取得真經。即使如來不是直接化身為菩提祖師,但也許菩提祖師是他某個神魂幻化後的真身(比如真武祖師就是太上老君或吾皇大帝諸多魂魄中的一個化身而來),那樣的話菩提祖師座下眾多弟子也就都是幻化之身,孫悟空來時他們存在,孫悟空去後他們就消失了。空既是虛,虛即是空,悟空既是悟得虛空。菩提祖師(如來)早就將孫悟空的一切都安排好了。甚至於我們可以猜想,孫悟空的破石而出也是他(如來)施展法術的結果。

2、孫悟空既然背負日後求取真經和幫助金禅子修成正果這二大任務,那麼光靠僅僅是石猴的他來完成是不可能的,必須有個人來交給他非凡的本領,而普天之下,只有如來是最厲害的,如來把金禅子貶下凡後,當然關心自己的弟子了,所以就親自傳授本領給孫悟空,但是他又怕天界知道是自己就是孫悟空的授業師傅後不敢對孫悟空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進而影響取經的質量,所以不讓孫悟空提及自己是他的師傅。

3、就如同《封神榜》一樣,《西游記》中的天庭也需要對部分空卻的神位進行補缺,另外對一些天界存在的不合理現象需要借助孫悟空來進行整頓一下,比如,天界也存在如天棚元帥這樣的花花神仙,也存在奎木狼這類蠢蠢欲動、思凡心切者,也存在一大批神仙座騎想下凡為孽,而且需要對一些不稱職的神仙進行一定的懲罰,這樣不僅可以讓唐僧圓滿完成取經的任務並得道正果,同時還肅清了天庭的秩序,最後維護了佛道兩家的統治。所以不能由如來佛直接向玉帝提及這些事,畢竟佛道是兩家嗎!只能是借助孫悟空之手,來捎帶一下。

4、按照書中所寫如來能夠“普閱周天之事、遍識周天之物、廣會周天之類”,而如果菩提祖師真的傳授孫悟空本領,如來不會不知道,一旦知道,他肯會根據佛法道規對菩提祖師培育出這樣的徒弟而對其進行懲罰或警示,最起碼會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時讓菩提祖師出來清理一下門戶。但是他沒有,所以我認為普天之下,只有如來能夠傳給孫悟空武藝而不讓任何人知道。否則任憑你菩提祖師咋樣嚇唬孫悟空以便讓他守口如瓶,如來也肯定會知道的。

5、《西游記》全書中菩提祖師僅出現在孫悟空最初學習武藝時,以後再沒有出現過,而他所在地西牛賀州正是孫悟空取經要去的方向,孫悟空在途中遇到困難之所以沒有就近找他而是跑到東海找了觀音菩薩,不是因為孫悟空懼怕他锉骨拔皮,而是他原來所居的洞府早就不存在了。否則,取經路上的孫悟空做的是正事、修的是正果,沒有必要因為自己以前曾大鬧天宮而怕師傅受到牽連。

6、從《西游記》第二回中,菩提祖師警告孫悟空日後不得提及自己半個字,否則撥皮锉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外,萬劫不得翻身。大家注意二點,一是“神魂”一詞,我認為“神魂”不是指普通人的精神、魂魄,而是指神仙等一類人的魂魄,普通人的魂魄只要打下十八層地獄就可以永世不得翻身了,但是菩提祖師已經知道孫悟空日後連閻羅爺也拿不住他,所以這裡就用“神魂”來嚇唬孫悟空,可見菩提祖師早已知道孫悟空日後能夠修成真果,所以才傳授武藝,而且菩提也不懼怕孫悟空因為日後天官大鬧之事而牽連自己,他只是借此嚇唬孫悟空。其二普天之下能夠將神仙貶至九幽之外的,除了天庭最高的神(不一定是玉皇大帝)和如來之外也應該沒有別的了,像這樣的大事天庭不會不作告示而直接就將一個神仙貶到九幽之外,菩提祖師說這句話不是大話,出家人不打诳語,他既然這樣說,說明他的確有這個能力,也就證明了他就是如來佛祖。

7、如來佛初見孫悟空與其打賭,倘若孫悟空能夠飛出他的手掌他便請玉皇大帝讓出天宮給孫悟空,於是孫悟空打起筋斗雲似風車子一般只管前進。大家注意這裡,如果如來不將自己的手指豎起來迷惑孫悟空,孫悟空是不會停下來的,有可能一直飛出去,不到天盡頭絕不回頭。可見如來此舉說明他對孫悟空是知根知底的,這點除了能夠證明他無所不知外,另外最能夠證明的就是他就是打筋斗雲的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

那麼事情的過程到底是咋樣的呢?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想應該是這樣的:

佛子金禅子聽如來佛談論佛法,其間因為某些疑問不滿佛祖所說佛法,並產生抵觸心理,如來佛見金禅子態度輕慢,影響了自己在靈山諸神中的形象,將金禅子貶下東土。東土既是中國,自三皇五帝之後,歷經夏商周直至秦漢,再及隋唐,其間貪淫樂禍、多殺多禍。將金禅子貶在這樣亂昏昏的地方,除了貶在九幽之外這就算是最嚴重的懲罰了。

佛祖做出這一決定後,隨即又後悔,又生我佛慈悲之心。不管咋麼說金禅子都是自己的二徒弟,應該給一個機會讓他重新修成正果,順便讓金禅子在東土弘揚佛法。於是佛祖普閱周天之事、遍識周天之物、廣會周天之類後,發現在諸多采集了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的奇花異草、奇石異器中,花果山的一塊仙石不僅有九竅八孔,而且內含靈通之意、並孕有先胎。佛祖又因周天之內有四猴難分種類,所以為了在日後不讓人知道此石所產石猴為何種類,於是點石成卵,化作石猴。此石猴及另外四猴同樣不在周天的五仙無蟲的種類之中,我們就把他們歸類為五猴吧,以我認為石候當為五猴之首,與麒麟、鳳凰並掌各類。

其後猴王渡二重大海,跨南瞻部州,求仙學藝。如來佛祖化身菩提祖師,並幻化出眾多弟子,等待猴王前來學藝。猴王拜過祖師,祖師隨給他起名孫悟空,空字之意:空虛空幻。祖師是空、悟空是空、眾人是空、無空無形、無形無神。等到孫悟空學成下山,祖師及諸多弟子便幻作虛空,再也尋之不見。這也是如來佛的本意,他希望自己傳授孫悟空本領後,孫悟空能夠一心一意認金禅子(唐僧)作師傅並保護其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而不要再試圖來找他做報答。菩提祖師也不需要孫悟空的報答,日後取經保護唐僧就對他的最大報答。而且菩提祖師教孫悟空本領也是很徹底的,不光可以長生不老、而且可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即使是天庭諸神也很難戰勝孫悟空,更何況是妖魔鬼怪。所以菩提祖師就嚇唬孫悟空使之不敢提及自己是他的師傅。

如來佛雖是一番苦心,但是從孫悟空一出世就在他的掌控之中這點來看如來的確是不怎麼值得稱道!到了後來孫悟空大鬧天宮,他根據自己對孫悟空的了解輕而易舉的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磨煉其心智,使之能夠在日後取經的道路上克服心魔一心向佛。而通過大鬧天宮和日後的唐僧取經,他也幫助天界清理和整頓了一些類如天篷元帥、奎木狼等神仙,另外也孫悟空也幫慈悲的如來清理了一大批危害人間的妖魔鬼怪。

所以,故事的真正過程就是如此,最後佛道二教皆大歡喜,唐僧也重修正果,孫悟空不僅具有神仙身份同時也成了斗戰勝佛。這樣的結果算是很圓滿的!



另外有一個說法是菩提祖師是如來佛的徒弟,依據是在《封神演義》中的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准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接引道人就是後來建立佛教的如來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而且《封神演義》中准提道人出場時有一首詩寫道: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而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初見菩提祖師時也是這樣一首相同的詩。有人由此認為菩提祖師就是准提道人,他後來化身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但是我們不能就因為這個就認定《封神演義》中的准提道人就是《西游記》中的菩提祖師,因為《西游記》和《封神演義》兩本書的具體成書時間已經無法考證,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西游記》的成書時間,比之《封神演義》要早。《封神演義》中的一些神話故事,雖然發生的要比《西游記》早,但是卻是先有《西游記》,後有《封神演義》。所以這個看法我們就不去考慮它。

TOP

發新話題